close
當然,現在來看,輿論的聲音並不是一邊倒的,雖然法院認為@建華Wei業對小米公司的名譽權造成瞭侵犯、判決其即停止侵權、發表聲明消除影響、賠償小米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人民幣二十四萬元,但還是有很多網友認為小米的營銷手段與國內最大手機品牌之一台灣商標註冊的名號不太相符。且不說@建華Wei業是否真是某品牌的水軍、是否真是個不太地道的KOL,僅就小米之前的種種行為來看,被@建華Wei業盯上估計也沒那麼冤。
秒殺Xbox360
最早小米讓人“刮目相看”的事情應該是小米2發佈會上,雷大大言稱小米2秒殺微軟Xbox360,兩者的數據分別是3200MB/s與1600MB/s,當時確實是震驚全場,但隨後就有geek分析稱,小米2所用GPU的像素填充能力是這個數字不假,但微軟Xbox360的數字單位應該是1600GB/s,而非1600MB/s,一字之差謬之千裡!
偷換處理器
小米3發佈的時候,發佈會上稱該機的處理器是驍龍8974AB,但有用戶拿到手之後經過技術分析卻發現使用的處理器是8274AB,雖然是幾個數字的差別、在硬件性能上也沒有差異,但對於運營商網絡的支持卻不同。對此小米方面的台中申請商標代辦回應是“措辭上不夠嚴謹、接受2014年1月2日前購買小米手機3聯通版用戶的全額退款”,但如果不是有人發現瞭處理器被更換,不知道小米是予以告知,還是另有打算。
十餘項黑科技
小米5的發佈會上,誇張的辭藻更是讓人們覺得難以理解。在當時,驍龍820處理器、四軸防抖、3D陶瓷機身、NFC網絡、4G+網絡、DTI畫質增強等等技術根本就不是什麼新鮮技術瞭,很多其他品牌的機型其實都有使用,但小米5還是要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對觀眾們表示使用這些技術是非常超前的,或許小米才是重新定義瞭黑科技的定義。
十核雙莖頭
雖然說小米的初衷是“舌尖上的XX”,但如此赤裸裸的文案還是讓很多網友大呼毀三觀,就連不少從事營銷行業的資深人士都覺得小米這種炒作太沒底線。消費者的聲音也是一邊倒:本來還以為小米的營銷會很有點文藝感,但這句“雙莖頭”一出立刻low到爆。
營銷本來是一門學問,抓住消費者的心理、用某種方法達到產品宣傳的目的,這是一種很高明的手段。隻不過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過度營銷、誇大營銷甚至虛假營銷很難會付出代價,也導致某些品牌在營銷上越走越黑。當然我們也不能直言小米就是始作俑者,隻能說在這種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的大環境下,名不副實的營銷方式總是有生存空間的。
那麼,就用一段有點經典的句子結尾好瞭,如果雷同純屬巧合:
一流的科技公司勵志於研發制造革命性的產品;
台灣商標申請二流的科技公司勵志於制造大眾消費品;
三流的科技公司勵志於.....以嘩眾取寵為產品。
(來源:xw.qq.com,如對本網轉載內容、版權有異議,請聯系我們: hiapknews@baidu.com)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